水田和旱田如何配比、種植和養(yǎng)殖如何科學互補、秋收后的糧食如何賣上好價錢……對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鑫豐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金天來說,這些事早已熟稔于心。
金天2007年赴韓國留學,大學畢業(yè)后留在當地工作。2015年過年回家時他發(fā)現,雖然家鄉(xiāng)的條件十分適合農耕,但農村常住人口逐年減少,老齡化程度不斷提升,土地誰來種成為現實問題。為了實現振興家鄉(xiāng)的理想,2015年9月,金天放棄國外薪資優(yōu)厚的工作,留在村里成立合作社,流轉一百余公頃土地,進行大規(guī)模集約化經營。流轉了土地的農民從繁重的農活中脫離出來到合作社工作,人均年增收兩萬元。
在村里老把式和縣里農技專家的幫助下,合作社種植、養(yǎng)殖水平逐年提升。為了讓好糧賣上好價,2019年金天成立了大米銷售公司,注冊了品牌,2023年銷售額突破700萬元。
從學著干到領著干,金天通過實際行動讓家鄉(xiāng)農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增收。他說:“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回到家鄉(xiāng),為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獻一份力。”
圖為今年4月,金天在查看水稻育苗情況。
新華社記者 張 楠攝影報道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