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視頻丨跟隨總書記的腳步到塞罕壩看樹看人看精神
塞罕壩機械林場
一個荒原變林海的奇跡
59年前來自全國18個省市
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創(chuàng)業(yè)大軍
集結河北省最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
塞罕壩機械林場
他們一茬接著一茬干
在沙地里播種在石頭縫兒里栽綠
像釘釘子一樣“釘”出百萬畝林海
用汗水、用青春,甚至用生命
在荒僻的高原上
寫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
△曾經的塞罕壩
2021年8月23日
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
察看林場自然風貌
聽取河北統(tǒng)籌推進
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(tǒng)治理
和林場管護情況介紹
看望護林員
△如今的塞罕壩
月亮山望海樓是全林場九座望海樓之一
集防火瞭望和資源管護為一體
可有效瞭望周圍方圓約15萬畝森林
總書記在月亮山望海樓
和已經堅守了13年之久的瞭望員
劉軍和王娟夫婦作了親切的交流
在防火緊要期
瞭望員每隔15分鐘就要瞭望報告一次
可以說是日夜不停經年累月
△望海樓瞭望員劉軍和王娟夫婦
離開月亮山望海樓
總書記來到尚海紀念林
實地察看林木長勢
了解林場弘揚塞罕壩精神
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等情況
△尚海紀念林
尚海紀念林以塞罕壩機械林場
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命名
1964年在經歷了建場之初連續(xù)的挫折之后
王尚海帶領大家克服困難探索新技術
組織了馬蹄坑機械造林大會戰(zhàn)
這場會戰(zhàn)開創(chuàng)了國內機械栽植針葉林的先河
拉開了大規(guī)模造林的序幕
今天的尚海紀念林
就是當年馬蹄坑大會戰(zhàn)的營林區(qū)
△塞罕壩林場建設資料畫面
這片林場總書記一直牽掛在心
4年前總書記就曾經強調
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鑄就了
牢記使命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綠色發(fā)展的塞罕壩精神
這次考察總書記又強調
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
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
全黨全國人民要發(fā)揚這種精神
△現代塞罕壩林場種樹畫面
來到塞罕壩體會塞罕壩精神
楊禹認為
塞罕壩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告訴我們
只要堅持綠色發(fā)展理念久久為功
就一定能夠讓青山常在清水長流
塞罕壩精神啟示我們
偉大夢想不是等出來喊出來的
而一定是拼出來干出來的
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
是看望是褒獎更是發(fā)出號召
塞罕壩建設者們的事跡可學可做
塞罕壩精神可追可及
塞罕壩有山有水有林有綠
塞罕壩人有根有魂有膽有愛
監(jiān)制丨申勇龔雪輝
評論員丨楊禹
策劃丨史偉賈林
記者丨凌楓劉建昌
制作丨令文芳
航拍丨郭永良
統(tǒng)籌丨張曉鵬王鵬飛盧心雨楊海靈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