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8日,第六屆內蒙古國際馬術節(jié)暨第二十三屆8·18哲里木賽馬節(jié),在“中國馬王之鄉(xiāng)——通遼市”的珠日和草原隆重開幕。
開幕式上,國旗護衛(wèi)隊、會旗儀仗隊、哈撒爾之子方陣、國際友人方陣、蒙古馬方陣,以及各旗縣市區(qū)方陣等18個方陣代表隊依次入場。莊嚴的升國旗儀式結束后,傳統那達慕儀式開始。隨著圣火點燃,煙花騰空盛放,將開幕式推向高潮?! ?/p>
8·18哲里木賽馬節(jié)從1995年舉辦第一屆開始,迄今為止已舉辦二十二屆。如今的賽馬節(jié),已成為集傳統體育競技、民族文化、旅游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。本屆賽馬節(jié)更是與以往不同,不拘泥于傳統的體育賽事活動,賽區(qū)在保留馬術比賽和博克、摔跤、射箭等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基礎上,充分融入能夠體現當地民族文化元素的篝火晚會、民族歌舞表演、非遺及文創(chuàng)產品展等系列民俗文化特色活動。其中,押加項目、賽馬接力和輕駕車項目是首次出現在賽馬節(jié)上,馬匹血統也進行了細化分類,提高了本屆賽馬節(jié)的觀賞性、競技性、參與性。體育、文化、旅游深度融合,馬術競技、民族文化風情和休閑旅游相得益彰,為廣大群眾和游客奉上一道豐富多彩的饕餮大餐?! ?/p>
通遼市副市長于沨在開幕式上介紹,通遼市是“中國馬王之鄉(xiāng)”,是敖包相會的地方。作為最具民族特色的哲里木賽馬節(jié),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三大節(jié)慶活動之一,也是全市各族群眾自己的傳統節(jié)日,更是展示科爾沁文化魅力的盛會。
蒙古族被喻為“馬背上的民族”,蒙古馬是吃苦耐勞、堅忍不拔、勇往直前、忠于職守、守望相助品質的代表,“蒙古馬精神”已融入內蒙古各族人民的血脈,成為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而通遼是中國蒙古族人口第一大城市,是中國蒙餐之都,是敖包相會的地方,更是久負盛名的“馬王之鄉(xiāng)”,通遼市有30多萬匹驃勇矯健、能征善跑的科爾沁蒙古馬,賽馬早已成為科爾沁草原蒙古族人民傳統的體育競技項目,在多次國內外重大賽事中,通遼賽手都取得了輝煌的戰(zhàn)績。
多年來,通遼憑借良好的自然資源基礎、扎實的馬業(yè)發(fā)展基礎、深厚的馬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,使馬背文化演變?yōu)椴菰幕闹匾M成部分,尤其是以蒙古馬精神為主題的賽馬節(jié)已經成為了馬文化旅游的最大亮點。通遼市以賽馬節(jié)為紐帶,建立了一個向世界弘揚蒙古馬精神、展示草原民族文化的國際窗口。 楊彥文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