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日傍晚,轉場的牛在吃草。(阿魯科爾沁旗委宣傳部供圖)
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日電(記者于嘉)6月1日起,內蒙古自治區(qū)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1350戶牧民開始陸續(xù)趕著近30萬頭(只)牛羊前往夏牧場。一年中聲勢浩大的游牧轉場大幕在這片規(guī)模較大、保存完好的原生態(tài)草原游牧區(qū)開啟。
巴彥溫都爾蘇木是中國重要農業(yè)文化遺產——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(tǒng)的核心區(qū),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里。
1日一大早,巴彥溫都爾蘇木舉辦牧民遷徙前的祝送儀式?;顒佑僧數氐赂咄氐睦先酥鞒郑8D撩癯鰣黾楹拖哪翀鲲L調雨順。
“天還沒亮就把牛羊趕出棚圈,想早點到達夏牧場。”牧民布和巴雅爾說,夏牧場的天然牧草不僅能降低飼養(yǎng)成本,對牛羊的夏季育肥也很有幫助。
6月1日清晨,牧民趕著羊群出門,前往夏牧場。(阿魯科爾沁旗委宣傳部供圖)
由于地理原因,阿魯科爾沁旗有100多萬畝天然草場被內蒙古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隔離在北部地區(qū)。當地把這一部分草場劃定為夏牧場,把南部地區(qū)的256萬畝草場劃定為冬牧場,采用夏牧場、冬牧場輪牧的方式,既讓牛羊得到充足的飼草,也讓草場得到更好的休養(yǎng)生息。夏牧場每年6月1日至11月1日開放。
今年夏季的遷徙中,牧民們以嘎查或小組為單位,從定居地出發(fā),分別沿著黑哈爾河、蘇吉高勒河、達拉爾河經過1天到3天的跋涉,到5個游牧片區(qū)安營扎寨、放養(yǎng)牛羊,遷徙距離從幾十公里至上百公里不等。
為保障牧民和牲畜轉場安全,當地政府派出600多名工作人員和100多輛車,在轉場沿途提供服務保障。
“我們給牧民提供熱水、食品和必要的藥品,并提醒牧民在遷徙路上保護生態(tài)、注意防火。”巴彥溫都爾蘇木遷徙服務驛站工作人員巴彥那木爾說。
6月1日早晨,牧民趕著牛羊前往夏牧場。(阿魯科爾沁旗委宣傳部供圖)
在阿魯科爾沁旗生活的牧民歷史上就保持著游牧的生產生活方式。他們根據季節(jié)變化、雨水狀況和草場長勢,安排游牧線路和一年四季放牧時間,形成牧民、牲畜、草原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,是中國規(guī)模較大、保留完好的原生態(tài)草原游牧區(qū)。
今年,阿魯科爾沁旗積極落實草畜平衡和逐年減畜等維護草原生態(tài)平衡的政策,將往年夏季轉場的60萬頭(只)左右牲畜控制到30萬頭(只)以內,并對夏季游牧核心區(qū)實施封閉式管理,最大限度保護草原生態(tài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