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一级一区,黄色免费一级,中文字幕一二三综合a,欧美在线天堂,麻豆国产97在线|欧美,国产免费黄色小视频,精品三级在线

客戶端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今日頭條
北疆觀察
數字報刊
北疆新聞 > 要聞 > 正文
?【風帆起北疆 喜迎二十大·奮斗故事】昔日戈壁灘 今日瓜果園
2022年10月03日 11:24 來源:內蒙古日報 關燈

  金秋時節(jié),阿拉善盟阿左旗巴潤別立鎮(zhèn)秋高氣爽,“豐”景如畫。

  在烏澤木農牧業(yè)特色科技產業(yè)化種植基地,28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。眼下正是芹菜收獲的季節(jié),工人們正忙著收割裝車?!斑@個芹菜可以生吃,收獲后先儲藏在冷庫,反季銷售利潤可觀?!睘鯘赡巨r牧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聶民元說。

  距溫棚不遠的玉米種植示范區(qū),一排排玉米植株健壯、顆粒飽滿。相鄰的瓜果種植區(qū),雞心果、西梅、海棠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笑紅了臉,滿心歡喜地等待人們采摘。

  李女士是天津來的客商,聽說這里有貨源,一大早開車趕過來。她一邊品嘗,一邊給客戶拍照。她說:“沒想到這里能長出這么好的蘋果,糖分適中,很好吃?!?/p>

  看著滿園的豐收果,聶民元感慨地說,這是我們經過多年的漫長實驗,結合當地實際反復試種的成果。

  聶民元是阿拉善左旗“人才小院”農業(yè)種植與技術推廣方面的人才之一。他堅信,鄉(xiāng)村振興不能走傳統(tǒng)農牧業(yè)的老路,必須要走現代農牧業(yè)之路,他決心干出個樣來,給周邊人生動展現什么是現代農業(yè)。該旗以“人才小院+”模式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,截至目前,全旗已選派170名相關專家人才組成38個“駝鄉(xiāng)專家服務團”深入各蘇木鎮(zhèn)開展服務。

  眼前這個綠意盎然的現代化農業(yè)生產基地,曾經是一片貧瘠的戈壁灘。巴潤別立鎮(zhèn)緊鄰騰格里沙漠,土地沙化極其嚴重,很多耕地被棄荒。

  2015年,聶民元從21戶農牧民手中將4000余畝土地流轉到合作社。首先要做的就是平整土地、改善惡劣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然而,向荒灘要綠色,艱難不言而喻,開始的幾年,合作社虧損300萬元。

  此后3年,聶民元在這片荒灘上進行機械化、規(guī)?;?、集約化整理和經營,實施了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膜下滴灌、水肥一體化等一系列措施,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綠色有機高效節(jié)水農業(yè)基地。

  如今在這片5000余畝的沃野上,種植玉米3000多畝、鮮果260畝,還有1000多畝的芹菜、洋蔥等溫室大棚及260畝生態(tài)防護林。這里種植的洋蔥品質好,很受國內外客戶歡迎,遠銷韓國、日本及東南亞各國。合作社目前年收入500萬元,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戶均收入10萬元左右,對周邊地區(qū)農業(yè)現代化發(fā)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。春觀葉、夏賞花、秋品果、冬看型的四季之美成為現實,同時,連片種植的海棠、李子、杏、核桃等10余個品種的果樹,不僅美化了環(huán)境,還增加收益。

  為保證育苗和培育反季節(jié)農產品,聶民元對種植區(qū)一處廢棄的磚廠進行整改,建成了一座1萬噸冷藏庫以及3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日光溫室,每年種植1200畝洋蔥苗及各類蔬菜,促進了農牧民增收。

  時下,在綿延數千畝的種植基地里,工人們正在收獲碩果,各類農用機械在田地間來回作業(yè),觀光長廊在沙棗林下不斷延伸著,一處集生態(tài)治理、循環(huán)、觀光、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正在形成。

  “以前滿眼都是荒灘,現在石頭蛋蛋上面都是瓜蛋蛋,破解了生態(tài)治理難題?!碑數剜l(xiāng)鎮(zhèn)干部說起現在的變化無比自豪。

  昔日荒蕪的烏澤木灘如今成了“聚寶盆”,不僅起到了防沙治沙、水土保持的作用,還為群眾提供了就近就業(yè)機會,實現了生態(tài)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,成為當地“土地集約利用、高標準農田建設、現代高效農業(yè)、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”的一個示范樣板。

  聶民元介紹,合作社計劃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建設2萬噸級以上的保鮮庫,用于提高中高檔果蔬的儲存、加工和配送能力。并建設特色燒烤園、沙灘樂園等,大力發(fā)展民宿等旅游產業(yè),吸納勞動力就業(yè),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。

  “現代農業(yè)需要新型農民,現在已經有大學生來到合作社,下一步我們要實施新農人培養(yǎng)計劃,培育一批新型職業(yè)農民。”聶民元的目光堅定有神。(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俊在 于海東 梅剛)
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
編輯:張弛
124
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
烏梁素海護鳥人
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